Wednesday, July 1, 2009

禮部為阮梁二佛請加封號事







著作者:
禮部
描述:
內容描述:禮部議覆兩廣總督勞崇光題廣東肇慶府四會縣阮梁二佛禦災捍患著有明徵應如所請敕賜封號
傳記歷史:內閣檔庫
版本:原件
來源:內閣檔庫
保存狀況:殘
日期:
咸豐10年7月23日
格式:
實體描述—數量:1
範圍:
咸豐10年7月23日
管理權:
典藏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版權所有
使用限制:開放:開放影像:開放影像

修真习净十五年,四会六祖成佛地

当年,在湖北黄梅东禅寺,五祖弘忍为验门下禅观,令众作偈,以传衣钵。上座神秀率先呈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认为未能表达本意,便改作一偈,请江州别驾张日用写于墙上,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了暗喜,于次日三更,召惠能考证禅学造诣,并为他讲解《金刚经》,惠能言下大悟。
然后,弘忍赠予衣钵,并于当晚亲自送他到九江渡口,吩咐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从速南去。惠能师兄惠明神秀不服,
纠集了一千门徒,穷追不舍,欲夺回衣钵。

为避神秀的追杀,惠能匆匆南遁至怀集冷坑上爱岭龟咀岩止步,·暂作躲避,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
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六祖法宝坛经》)

这十五年间,惠能藏居于四会葫芦山脚一个叫龙头铺的小山村。那里山高林密,地势偏僻,民风纯朴。村民以耕种、狩猎为生。
他利用猎人以杀生为业,又多在山林中出没,是避开神秀一千人追杀的最好处所。于是,在一叶姓猎户人家中住了下来。
当年惠能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又蓄着长发,且自小练得一身力气,肯吃苦耐劳。固此和当地村民、猎户很合得来。
其间,不少村民向惠能提亲,但都被他一一谢绝……。

自唐龙朔元年(661年)六祖进入四会这十五年来,惠能在葫芦山下龙头铺村民猎人中同食、同住、同耕作、同狩猎。
韬光隐晦隐匿行迹潜修默炼。在葫芦山上、在村头地塘榕荫下,给村民传经讲法;闲时,则潜心修真习净。

惠能经常向农夫、樵夫、猎人宣讲一些“一切众生平等”、“自性自度自成佛道”、“心中有佛”等佛法道理,他们之间和谐融洽、
相安无事。

上山狩猎时,猎人叫他守网,他就偷偷地把猎物放走;与猎人同吃一锅饭菜,他只吃锅边的蔬菜。

据《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品记:“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于黄梅东山禅寺五祖弘忍大师处得法并受衣钵后,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
凡经一十五载。”古《四会县志》称:“惠能遁吾邑之扶卢修真习净一十五年,得大解脱……”这开悟后的漫长十五年,
是惠能大师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整个禅宗的弘法体系的完善和福德智慧的圆满阶段。也就是说,四会是六祖成正果的地方,
顿悟成佛的灵地。顿悟通过修行成佛,顿悟是智慧花开,成佛是智慧结果。六祖大师在四会期间修真习净、潜修默炼,
创立了佛性论、认识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佛学思想体系,他高唱顿悟成佛之说,使中国佛学思想面貌焕然一新。

一次,六祖大师在龙头铺扶卢山区见山民抓老鹰的方法就深受启迪。山民挖一条又窄又深的小沟,比老鹰的身子还窄,
沟里放几只刚出壳不久的小鸡。毛茸茸的鸡雏在沟里唧唧叫,老鹰眼尖,在天空盘旋后,即猛冲下来就抓,但沟很窄,
身子不能进去,被卡在沟里,爪子碰不到地,虽然翅膀在“啪啪”掮动,就是飞不起来。正所谓“大鹏金翅鸟,一飞千万里,
全靠脚下一点劲”,鹰的脚不着地,所以飞不起来。惠能大师见此情景,就想起师父弘忍禅师的开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佛法是围绕着我们每个人的“迷”与“悟”这两种心态来展开教化的,如果我们不知道用不生不灭的真心如来藏性去修,
而是用生灭的妄心意识去修,处于心迷状态,也会被卡在六度里飞不起来。

六祖惠能由此悟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以六祖鼓励我们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就是六祖“自性是佛”的佛性本论。

《六祖坛经》称,“惠能乃于四会避难于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纲(网),每见生命尽放之。
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一日,六祖又见动物为诱饵所惑,被夹住了,祖师心生悲悯,将动物放走后,不禁想起五祖开示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镇周围都是森林,森林里有很多猴子,小镇上的人以捕捉猴子卖给马戏团为生。他们在林中猴子必经的路上放了一个木箱子,
木箱周围都封闭,唯有上面开一个小洞,刚够猴子的前爪伸人,箱中放人猴子喜欢吃的花生、坚果。猴子蹦蹦跳跳来了,
走近木箱好奇地去看,发现有食物就伸出前爪去拿,但是拿了食物后,前爪拔不出来了。人走过去,猴子也不肯放下到手的食物去逃跑,
就被人捉住了。六祖悟到:“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因而六祖提出“无念为宗,
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是六祖的认识论,也是六祖禅法的核心。

“无念为宗”,就是心不染境,就是心不执着任何一处。

“无相为体”就是我们在修行当中,遇善恶境界,心中要无着,好事坏事都是缘,缘聚则有,缘散则无,缘生缘灭,不必烦恼。

“无住为本”就是用智慧觉照一切境界,都是我们本性的体现,于一切境界不执着,不分别,以不生不灭的真心,
一念回光返照就是圆成佛道。

在葫芦山上打猎时,惠能经常在一石池旁休憩、饮水、打坐、静思,后来,村民便把葫芦山改称为“扶卢山”,把石池称为“六祖池”。
据清康熙年间《四会县志》记载,“扶卢山在上林、清塘、陶塘、龙头铺界,高千二丈(实测为海拔720多米),
山上有石池,池沿石以踵(脚跟)击之,其声如鼓。池水四时清澈,池上花木繁茂,又有左坛方丈,每至甲戌日有管弦之音。
”又称“昔六祖尝避难于此,故以扶卢山名山,石池为六祖池也。山下建有六祖庵,土人称六祖寺,祷之辄应。
”现在扶卢山上的“六祖池”尚在,池稍露地面,约3米多宽,形似一只大碗,里面有水,村民称之为“麻篮水碗”。
池旁的“石坛”,距地面高70公分,宽80公分,长8米余,表面平滑,可供人坐卧,又称“石床”、“石凳”。山间有“佛堂顶”、
“仙人路”、“烂布衣”等与六祖当年行迹有关的幻石传世。

据传,在四会一直流传着六祖惠能点化阮公圣佛阮子郁,阮子郁又点化梁公圣佛梁慈能,相继成佛的故事,并载人县志。
现在,四会还有宋朝所建的祭祀阮公圣佛和梁公圣佛的宝林古寺和宝胜古寺。

阮公圣佛名子郁,陶塘铺周村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正月初九降生。幼年时,好沉默,不妄语,但听闻梵音则心悦而能解之。
其父母早亡,有姐姐嫁柑榄铺,阮随姐姐生活。在姐家牧牛时,早出晚归常喜自寻清幽地终日默坐。
传祟宁元年(1102)一日阮公梦幻六祖惠能与其说法,阮立地应声云:“平生修得成明镜,不受人间半点尘”。
六祖知其悟性不凡,遂点一凤凰地叫他修行。同年八月十四日夜,阮向姐要了一盆水沐浴,洗浴后便往凤凰地,
隔日不见返回。其姐即与村民人山寻找,忽有一头白牛奔出,众人随之追逐,竟目睹一群牛环跪于荔枝树下,再仰望之,
只见阮已坐化于树顶,时年24岁。当时,众人纷说阮公举止与众不同,定是已修炼成佛,,于是将其遗体裹漆防腐,装饰佛相,
放置于该铺众缘寺(后改称宝林寺)中让人供奉。后来阮公原籍陶塘铺也建莲花寺,隔岁轮流迎佛归寺供奉。
送往皆以十二月初一为期。从此,四乡村民供奉阮公佛虔诚备至,香灯不绝。

梁公圣佛名慈能,马山都梁村(今属大沙镇)人,北宋开符元年(1098)五月十六日生。自幼聪颖异常,酷爱清静。
因家贫不能养而随姐到莫巷村生活。梁慈能长至少年,听闻阮公修道成佛,非常羡慕,并前往参谒阮公佛。一夜,
慈能梦见阮公佛与之说偈语,授以六祖佛法。不久,梁便剃发为僧,坚持修道,终日不语。梁公常随师外出化缘,
每得布施食物都分给贫者、老者、残者一份。政和六年(1116)九月初三日梁身穿黄袍,手持素珠,往高平山坐化,
时年19岁。众人商议,梁公与阮公同受六祖佛法感化成佛,应受祭祀,,遂效仿装饰其遗体让人供奉。
在莫巷村建化师台奉祀,在梁村则迎佛奉于永安寺,寺之体皆具,建楼阁以奉施,且置六祖所留锡杖于其上。
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里人将化师台移建于宝胜寺内。此后,梁村、莫巷轮流供奉梁公佛,香灯不绝。

学识渊博、被称为中国佛教界年青一代的高僧、四会六祖寺复建后首位方丈释大愿大师说:
四会是块让禅家六祖化险为夷的人间净土、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顿悟成佛之宝地,
是禅宗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发祥地之一。继六祖之后,四会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古邑,
曾拥现不少脍炙人口的仙佛圣迹和与仙佛文化有关的三台(钓鱼台、白雾台、石潭台)、四塔(对岗塔、下茆塔、
塌岗塔、荷赖塔)、两佛(阮公佛、梁公佛)、三仙(文氏贞仙、郑大仙、大王公)等。据古县志载,唐宋时期四会佛教兴盛,
全县先后建有大小寺庙235间(所)且香火极盛。

四会修真习净和六祖出山弘法

一日,惠能在扶卢山上采药,躺在石床上小憩,他掐指一算,九江驿站辞别师父五祖弘忍至今,整整过了十六年,
昔日东土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从南天竺航海至广州,又往北魏,住嵩山少林寺,面壁打坐九年,后遇惠可,授以《楞伽经》四卷,
惠可受了他的心传,禅宗才得流传下来。惠能左想右想,想起16年前,五祖三更授法,便传顿教及衣钵,授我为第六代祖师,
并教导“广度有情,流布将来”,任重而道远呀!惠能决定离开四会丛林深谷,出山弘法。于是乘搭山民的竹木筏,由绥江、
浈江出西江,顺流而下,前往南海郡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

惠能在法性寺住了不久,即归曹溪宝林寺,,印宗与道俗千余人相送。此后,惠能在此说法37年,门人法海编录其法语,
集成现在尽人皆知的《法宝坛经》,其倡导的禅宗顿悟法门,更促使佛教得以在中国生根发展。

 唐高宗李治上元三年正月初八,惠能到达广州法性寺,恰遇印宗法师在讲授《涅椠经》。
当时有僧侣关于风吹拂幡是风动还是幡动之争,惠能以仁者心动一说,语惊四座,令印宗十分佩服。
询知来者正是六祖,于是为其剃发,并受具足戒。两月后,惠能为大众开示禅门,说般若波罗蜜法。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七月初八,六祖从曹溪回到新州国恩寺,八月初三在寺内圆寂。弟子将其真身迎归曹溪。
大师遗体不腐,弟子方辨裹纻涂漆于其上,法相一直保存至今。

现在,有人提到,《六祖坛经》、《四会县志》、《重修六祖寺记》等典籍都有六祖惠能南遁藏居四会十五年的记载,
但为什么有关六祖惠能在四会的活动情况描述得不多?窃以为,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为避神秀一千人的追杀,
“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是处于“地下”活动,怕暴露身份,不能张扬,一切活动都是尽可能隐蔽;
二是六祖惠能在四会这十五年,主要是“韬光隐晦,隐匿行迹”,是“潜心修真习净”,偶尔在村民猎人中传经讲法。
生活相对平静无奇;三是按唐代户口制度,为保证当地户口的充实,保证赋税的征收,民户不得随意迁徙。唐律《捕亡律》共18条,
其中就包括对“丁夫杂匠亡”的追捕。当年惠能进入黄梅出家,并未获官家批准,而他的年龄已超过丁年,作为逃丁,
也是官府搜检的对象。其身份是属于流亡的丁民,他是以非法的身份匿藏于较为偏僻的四会有户籍的民户中,显然是为了逃避捕亡。
因此,他在四会藏居十五年的活动情况记述自然少了。但他在四会这十五年,是惠能禅学思想的孕育、升华,
是至关重要的时期,是惠能大师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整个禅宗的弘法体系的完善和福德智慧的圆满阶段。

为纪念一代名僧,唐初四会信众曾在惠能大师藏身十五年之地扶卢山建有六祖庵,后因日久风雨侵蚀而毁。
清嘉庆十四年(1809)重修时,移址至营脚,易名“六祖寺”。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灰沙舂墙,杉木桁角瓦顶结构,
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设有大门、门殿、后殿、左右厢房、廓庑及小巷,浑然一体,古朴典雅。寺庙四面环山,山势峻峭。
寺前小山和龙头铺小村也因此而得名为寺前山和寺前村,一直沿袭至今。

清代重修六祖寺记中记述:“在龙头铺扶卢山下,六祖惠能尝隐于此,后人建庵纪之。庵唐建,久废,
国朝仁宗嘉庆十四年己巳重修,仍作六祖庵,土人称六祖寺”。又称:“惠能遁吾邑之扶卢修真习净一十五年,
得大解脱,飞锡而去,后人思慕不置,因六祖卢氏,故以扶卢名山,而结庵以祀其下焉。由是观之,六祖为岭南佛法之始,
法性、宝林诸寺所过皆成佛境,而吾邑之扶卢山又为六祖成佛之所矣。”

由于历史的原因,六祖寺曾先后被用作粮仓、小学校舍,并因年久失修,乏人管理,除前后殿结构尚较完整外,
其余均已颓垣断壁。近年,乡间民众主动集资准备在原址重修六祖寺,寺名拟为“六祖古寺”,与贞山“六祖寺”名称有别。

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不少海内外善信纷纷要求政府重修六祖寺,以传承和弘扬六祖禅宗文化。
1995年底,四会市人民政府在报经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后,决定重修六祖寺。此举得到海内外社会贤达、
八方善信和佛教人士的鼎力支持,出谋献策,乐施善款,尤其是旅港同胞、佛门弟子苏东霖、何铁文先生等更是积极投入,
率先垂范,笃诚捐资。同时,承蒙海内外乡亲、僧尼、信众多方筹款,使六祖寺的重修得以顺利进行,善举得以早成。

鉴于原六祖寺的重修和发展,均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特别是征询了内地和港澳佛教界知名人士、
专家的意见,如香港林国雄玄学大师等,曾多次实地测勘,确定了集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
将六祖寺移地重修至六祖当年曾面壁处贞山大坑百步梯前的风水宝地六祖寺新址。

寺院占地十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进山牌坊、广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藏经阁、
观音殿、罗汉殿、地藏殿、钟鼓楼、方丈楼、首座室、斋堂、客堂楼、弥陀安养村、僧寮房、都监院、朝山会馆、讲法堂、禅堂、
念佛堂。在左侧龙山和右侧象山建有颂经亭和文殊塔。佛学院的建设正在抓紧进行中。

各殿堂供奉诸佛菩萨金身。六祖金身塑像慈祥可亲,端坐殿内,庇佑人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寿年丰。

六祖寺全部建筑采用白墙绿瓦红柱传统古典寺院设计,蔚为壮观。据说,这是各地众多六祖寺院中,规模最大、功能最齐、
最为堂皇壮丽肃穆、唯一被命名为“六祖寺”的古刹寺院群体,成为岭南重要宗教活动场所之一。

如今,六祖禅寺既是禅宗祖庭,又是世界佛教各宗各派修行、讲学弘法和安养殊胜道场。远望宝刹,银带环腰、依山傍水,
殿廓林立,白墙绿瓦,在蓝天白云和青松桑田的环拥之中,犹如一片璀灿的翡翠。如虚云和尚舒怀:“尘外不相关,几阅桑田几沧海,
胸中无所得,半是青松半白云”。

目前,六祖寺驻有德高望重的方丈释大愿大和尚和僧众数十人。每天烛灯长明,香火鼎盛,瑞气蒸腾,禅乐贯耳。
海内外慕名前来参拜者络绎不绝。

盛世倡教。从华夏五千年历史上看,盛唐时期是经济、文化、疆域等各方面都十分强盛的时期,所以宗教也发展很快。
当今,承党的开放改革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大地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国各行各业兴旺发达,
给宗教事业带来了春风春雨,生机勃勃。四会是惠能禅学思想孕育、升华地,我们要乘此东风,传承和弘扬六祖禅文化,
为创建和谐幸福社会贡献我们的绵力。

北宝林南宝胜

四会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卷幅中,“一仙三佛、三台四塔”算得上闻名海外,有声有色。其色彩斑斓的传说回味无穷,
脍炙世人。可惜,这些古迹,唯两寺幸存(宝林古寺、宝胜古寺)。其余的均断瓦秃垣,难觅踪迹。

洛阳白马寺以“释源”佛之始闻世;西安扶风甚称世界佛教圣地,“关中塔庙始祖”的法门寺,皆因其安置释迦牟尼真身舍利,
八度举国迎送而盛名;苏州寒山寺得 历代文人墨客以诗词歌赋咏其渔火钟声而饮誉;韶关的南华寺、
新兴的国恩寺皆因六祖惠能“始弘佛法,后坐园寂”而见称。四会宝林宝胜两寺却以其蛊玄灵气而广 泛传颂。
宝林宝胜两寺的民间传说,巧合之玄,使人如痴如醉。这两寺“只谈一寺失真谛,并提两佛藏玄机”尽人皆知。
其巧合之玄,被誉为:“佛之巧合无二地, 和谐安康万代传”。据说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商贾巨富达官贵人,
常举家前来宝林宝胜两寺祈求家庭和睦,福寿安康,且有求必应。有的则取两寺之土和合回家 供奉。有的则取两寺之水混而饮之。

宝林寺、宝胜寺相距二十余里,沿绥江西岸南北而建。一江两刹,南北呼应,升祺骈福,珠联璧合。北为宝林,南曰宝胜。
中国历代建寺,择深山古林为址(除非广 阔平原)。四会也有名山古林,但宝林宝胜两寺却依村舍而立,傍俗民而建,
求实而不华,肃然而气动。这就是玄机之妙,气韵之深。

宝林古寺(有说为“宝淋古寺”),座落在贞山区柑榄上寮村西,绥江河四会段中游。始建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
历九百多年沧桑。该寺深四进,左右两 侧辅以东西厢房。主建筑为硬山顶脊,出檐平缓,形制古朴。
二、三进院落中设有仿宋代特点的“承露”,其建筑最为异特。寺内至今仍存乾隆、道光年重修碑记和 咸丰年重修的石柱楹联。
寺内有一古井,传说是“佛光神井”(有说为“成佛井”),水清澈甘甜,冬暖夏凉,井水能治百病,就是这口古井,
带来很多美丽的传 说,演绎着南北古寺的神话。

宝胜古寺(因有求必应,或南北呼应,有说为“宝应古寺”),座落在四会绥江河下游大沙镇安平村安一村前。
始建于北宋宁年间,原名“化师台”(道场),到元 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七年(1290)就台建寺,历时五年,至元贞六年落成。
寺内今仍存有元代落成碑为证,为四会现存最久的一块碑记,咸丰三年(1853) 重修。该寺深三进,分左右厢房,设有天井拜亭。

北宝林古寺祀阮公佛,南宝林古寺祀梁公佛,两寺对望,两佛相依,在四会民间传有七言四句诗描述:“一江水系南北寺,
阮梁佛祖两相依;劝戒世人应和睦,行善 积福存孝义。”两佛的故事扑朔迷离,亘古未有。如“圈地牧牛”,
“澡水成金”,“坐地成佛”,“京城施雨”,“两乡争祀”等已描绘得酣畅淋漓,津津乐道。 但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传说,
虽没记载,但也广泛流传。两佛的经历,休戚与共,志同道合,一脉相传,在中国佛界中巧合得天衣无缝。他俩都出生贫苦家庭,
孩提 不幸,父母早亡,寄养姐家,身患疥疣,同拜六祖,坐地化身,年青成佛。最为巧合的还有营脚六祖寺与北宝林、
南宝胜成等腰三角形,绥江河似法杖拦腰而过,六 祖寺于河东而建,坐东脸西朝圣如来,宝林宝胜河西而立,
尤似同执法杖的两个护法童子,布局之妙尽善尽美,令人拍案叫绝。

阮公佛,名子郁,四会陶塘人,生于元末二年,家境贫困,幼丧考妣,满身疥疣,寄养柑榄姐夫家,牧牛为生。那时柑榄乡,
香荔满园,古松参天。有一山因古松形 似凤凰,曰凤凰山,每逢子郁到此牧牛,古松摇动,声如笙竽,似凤凰飞鸣。一天,
子郁与众牧童,挖一水凼,以便牛饮,深尺余,见一黄石,撬黄石而一声巨响, 清泉喷涌,高数丈,形似伞,阳光射照如七彩光环,
似佛光罩顶,甘泉宝水似花雨洒淋在子郁身上的疥疣,疥疣即好,疤痕黄光闪亮,组合排列形似线纹,有序交 错。
远看子郁如披袈裟。众牧童惊呼(寺中有“真身善度弥天花雨见真如”为证,意为“宝雨淋佛”)。天上似传:“勿忘故里”。
涌泉即止,留下深井。从此:子 郁每到此井,井水涌喷。此井乃是现宝林寺中的“佛光神井”(“成佛井”)。子郁领悟“勿忘故里”,
于是急回陶塘。路过六祖寺时,六祖寺似有仙力神吸,莫测 高深。使子郁情不自禁入寺,但见六祖佛圣像似含笑在言,
子郁悟其神语,拜六祖佛圣像为师,从此皈依我佛。
梁公佛名慈能,四会大沙镇永安铺梁村人,父母双亡后,寄养安平上隆村姐夫家,童年遭遇与阮公佛子郁巧合得一模一样。
一天,他疥疣痛痒难耐。感受孤零身世。 合掌向北拜祭父母,正想一死了之,忽然,只见天上一佛童骑七彩浮云飘来,由南往北而去,
时隐时现,慈能惊讶,追彩云而去。彩云到柑榄“佛光神井”后突然消 失。慈能走近神井,和子郁的奇遇一样,
井水喷涌似伞,疥疣顿成袈裟……。慈能得知子郁已拜六祖圣像为师,也急赶到六祖寺。六祖显灵,认为此二童与佛有缘,
赐为“和合童子”,执佛法杖,护民和睦安康,一往北驻凤凰山,一往南守高平山。后两人得道高深,六根清净,均在那里坐地化身成佛。遂塑金身。说来也巧,子 郁,慈能成佛后,两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邑人选址想把其一往大南山修寺,一往贞山建庙,供奉千载。但寺庙动工时,大雨滂沱,电闪雷鸣,无法施 工。两乡父老均得佛爷托梦:“民成佛、佛爱民,何必深山寻古林,修寺必须近乡亲,和睦相处示后人。”这就是宝林宝胜两寺为什么不建在深山古林,而依村而建 的原因。

阮梁两佛还有很多雅俗共赏的传说;除“佛光神井”(成佛井)外,还有“联手降魔”(水魔、贼魔),
“和好如初”等典故。惩戒贼魔在咸丰、同治两度封文碑记 中有述:“……清远股贼串扰邑……众行迎二佛于县城,
贼人不敢犯,或闻设备而回,或途如雨而退……,贼营先期见有童子二人向贼众云……”。又记“……阮梁 二佛,皆本邑人也,
宋朝坐化,历显神灵,祈雨祷晴,农圃感沾其恩……”,子郁、慈能坐化成佛后,某年夏,绥江沿河,
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日夜不停的暴雨。洪水 泛滥,河堤崩塌,水魔肆虐,两岸变成泽国,那年,安平乡正丰收在望,眼看水魔吞食五谷,毁房倒舍,荡然无存,邑人捶胸顿足、欲哭无泪。忽然,宝林寺的“佛 光神井”升起一条七彩巨虹,划破长空,象天桥似彩龙,延伸到宝胜寺内。两童子手执法杖而舞,顿时,滔滔洪水随彩虹尽收“佛光神井”而去。众民皆喜,万人跪 拜,高呼阮梁两佛,这些传说是当地邑人对阮梁两佛的美好怀念。

听说,清末民初期间,顺德有一夫妇生二子,夫尽得其禄积万贯家财,死后,兄弟争遗产视为仇敌,而怨其母。
母痛心疾首出走,至宝林宝胜两寺祈祷,许诺只要兄 弟和睦如初,万贯家财尽归佛,死亦足矣。一天,兄弟门前来了两乞童,
赐食给物皆不要,问:“都到乞食地步,你们要什么才满足?”两乞童答曰:“我俩至此地 步,皆因缺少父母爱,
只要你们施舍一点孝心,听说你母亲很慈祥,我们想见你母一脸,足矣!”,话毕,一朵七彩浮云由天而至,乞童消失,
随浮云而升。只留二 只化缘 在门前,上刻着“天道循环,因果报应,和好如初,宝林宝应”。听说,这顺德兄弟二人,
悟性很好。四处寻母,后到宝林宝胜寺后,得知其母仙逝于凤凰山。遂拜 阮梁两佛为师,削发为僧,寺内曾有二句:
“凡俗世人有家不和睦不为家;只有佛缘而无佛心不为向佛”警句,深得其意。也许是这个传说的原故,
南海、番禺、顺 德等地的达官显赫,十分相信“天道循环、因果报应”这佛言,钟情于宝林宝胜阮梁两佛。

旷古绝伦的传说,有造福一方的效应,德庆悦城龙母庙的龙母传说使游人如鲫是一实例。名人以文传;古刹以玄传;圣地以奇传。
陶渊明发现世外桃源使峻峭华山更 妙不可言;雷锋塔因有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故事而变得方兴未艾;
三潭印月的传说使杭州西湖增添秀色;张果老装日月、柴王载五岳过赵州桥留下的蹄印车沟,见证了 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使人先睹为快、慕名前往。这就是神奇传说的魅力。

我曾细想,阮梁“和合二佛”比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寒山、拾德“和合二圣”的故事更为传奇,为什么“阮梁二佛”
在世间没有留下更多的文墨风采?皆因江南才子捷足先登寒山寺,描尽“江风渔火夜半钟”的原故。

千年古刹 朝圣福地

 四会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悠久历史中有着丰富的道、佛宗教文化,历代成为人们所崇尚和敬仰之地。宝林古寺、
白雾台寺便是这风水宝地中的仙佛圣地。
 
 宝林古寺位于四会市柑榄村内。该寺祀阮公佛,始建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初名众缘寺,
到明崇祯年间 (1628~1644)改名为宝林古寺。该寺占地面积1134平方米,相传是为木石、青砖结构,寺内有一古井,
据传是阮公圣佛治痛灵水井,寺内曾有僧人住过,出家僧人除做法事外,还经常应请为往生者做法超度;寺庙分山门、前殿、
正殿和后殿,深四进,左右两侧辅以厢房、小巷及前后小门等,互相连成一体。主建筑为硬山顶结构,出檐平缓,形制古朴,
在二、三进院落中建有仿宋代特点的“承露”,建筑特点颇为奇异。
 
 四会民间至今一直流传着,六祖慧能点化阮公圣佛阮子郁成佛,阮子郁又点化梁公圣佛梁慈能相继成佛,
阮公圣佛为救火普降大雨等等传说。古往今来,每年逢正月初九日阮公佛生诞日,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到寺内进香参拜,以求祝福消灾。
  
宝林古寺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雨。改革开放后,宝林古寺逐渐得到政府的支持重视,在各界信众资助下得以重简善修,
现在香火旺盛,来自广宁、怀集、三水、佛山、肇庆、中山、顺德、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等地的信众前来参拜,
已使宝林古寺初步成为旅游、佛教活动的圣地之一。
 
 依山而建之白雾台寺,白墙绿瓦古色古香,天王殿、大雄宝殿、姑嫂殿、观音殿、三宝殿等系列建筑雄伟壮观,
肃穆庄严。相传古时有张、梁姑嫂俩,在公婆山下结庐安家,终日上山采药炼丹以救助村民,悬壶济世、造福乡亲。
经姑嫂施药医治的村民无不身壮力健,长寿无恙,此事很快传遍乡里乡外,众乡亲纷纷前来问药。
奇怪的是,来求者若为善信良民,进山时则天清气朗,求医问药皆如愿以偿;若来者为心术不正之小人恶棍,
进山时则定遇白雾弥漫,不辨方向,无法得偿所愿。乡民深感恩惠,便于白雾台筑小寺一座,虔诚供奉,
寺门两侧曾有字联:白云腾圣驾,雾露霭仙台。现在的白雾台寺瑞气盈盈,梵音绕梁,香火鼎盛,善信香客络绎不绝。
 
 寺中释纯洁法师,系广东中山市人,广东省肇庆市九届政协委员、四会市八届政协委员。早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学院
,先从事医学,1991年在江西宝峰寺出家,同年于湖南洗心禅寺静修,后剃度。
 
 纯洁大师德高望重,爱国爱教,以其在佛界的威望和高深的佛学造诣,进院主持宝林古寺、白雾台寺,
依照国家之宗教政策大张善举,循六祖慧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之祖训,
广交善信,助人为乐,慈悲为怀,直心道场,捐资助学,并热心致力于本地公益事业。在四会贞山敬老院建设期间给予大力支持,
为老人们安享晚年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每年捐资10万元资助10户特困户发展生产;为新农村建设捐资30万元……
  释纯洁大师乐善好施的善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也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文氏贞仙





据传闽粤有三女神,即秦代的德庆龙母;唐代的四会文氏贞女;宋代泉州渭洲岛的天后(天妃),台湾、澳门、香港称之“妈祖”,
天后属海神,龙母为江河神。文氏贞女为圮地方神祗。文氏贞女开仙后庇护一方,尤以天旱求雨最为灵验,德威民间。清光绪初年,
文氏贞仙受诞恩敕封为“惠泽”称号。故在西江流域知名度很高。

四会贞山原名广正山,唐代文氏贞女升仙始得名贞山。南面山系为扶卢山,建六祖寺,北面山系为贞山,建贞仙祠。
贞山为肇庆著名的风景区,有“贞山雨霁”雅称。贞山汇聚一仙二佛(唐朝文氏贞仙,禅宗六祖惠能,北宋阮公佛)。
文氏贞仙传奇广泛流传,无笃仙螺和煎仙鱼的传说玄之又玄,阮公佛与文氏贞女的仙佛缘故事荡气回肠,
寻仙源到贞山奇遇的典故娓娓动听,四会知县借助贞仙塑像祈雨祷晴的佳话尽人皆知。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文氏贞女升仙之诞期,四会附近及东南亚善信赶到贞山,设坛祭拜。

梁公圣佛





梁公佛者,名慈能,马山都人,宋哲宗元符元年(公元一○九八)戊寅五月二十六日降生,生而颖异,酷爱清静,父母贫不能养,
其姐适莫巷村,往依焉,闻阮子郁修道成佛,慕之,趋往参谒,夜梦阮说,授以功课,乃祝发为僧,修持不辍,终日不语,
如愚人焉,常随其师应供诸方,所得布施,出遇贫者老者,无问识与不识,辄与之无逃,时人莫测也,
徽宗政和元年(公元一一一六年)丙申九月初三日,身穿黄袍,手持素珠,往高平山坐化,年才十九岁,众议如阮佛故事装饰,
肉身供养,时俗姓梁村与莫巷村争迎不决,乃祝以香烟向处为准,忽缥渺凌空,旋飞于莫巷村,因为蔽以奉之,号化师台,
仅足以蔽风雨而已。梁村有所祈报,则迎奉永安堂内,由来已久,迨元世至元二十七年(公元一二九○年)庚寅,里人马焄,
始将化师台扩而大之,移旧宝胜寺赐额上焉。梁成道后,宋理宗嘉熙二年(公元一二三八年)戊戍,帝患病,尝现身调护之,
敕封正大救应化师菩萨,及明敕封高平得道化师菩萨,国朝娄著灵异,文宗咸丰间,护官军获胜,皆与阮佛同,
惟十年(公元一八六○年)庚申发逆围县城后,乡人奉梁避居三水城,吧绅于西南设子局,筹远粮响接济,城中军食,屡濒于险,
卒能源源不断,始终无失,皆以为梁所默佑云。解围后,先由邑绅黄翰华等联详请奏加封号曰灵佑,
继由署县张作彦详请奏加封曰普佑,先后皆建醮贺封,以酬慈贶,梁公佛之灵亦由是而益昭昭矣。

阮公圣佛





  阮公佛者,名子郁,陶塘铺周村人,祖墓在铺内,山名三轴佛。以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一○七九年)
已未正月初九降生,生有异气,自幼持戒不妄语,一闻梵音,即悦而解之,父母早亡,有姐嫁柑榄铺莫姓,
往依之,为姐家牧牛,画地限升,而自寻幽静地,终日默坐,牛不地往,草亦不缺,暮乃逐队归,日以为常,而人不知异也。
徽宗崇宁元年(公元一一○二年)壬午,六祖现身为阮说法,乃立地应声,有云平生修得明镜,不受人间半点尘,六祖知阮将得道矣,
遂点一凤凰地与阮修行,是年八月十日夜,向姐索水洗洁,属留水而去,乃往凤凰山,越宿不近,姐家率人寻觅,见白牛奔出,
众皆遂之,有群牛环跪荔枝树下,仰见阮已坐化于树顶,年甫二十有四,众祝曰,若果修成佛道,当有馨香,果香异遍野,三日不散,
于是官民敬礼,议留肉身供养,姐已覆盆水,感其异,视余沥尽成黄金,乃出全召匠,如法装饰,群请姐为阮赐发,以成佛祖,
奉祀于该铺众缘寺中,后及改宝林寺,维时陶塘亦建莲花寺,间岁迎阮归供奉,往来皆以十二月初一日,至今不改。阮成道后,
高宗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壬子,朝有火灾,阮洒红砂雨救护,帝亲见之,敕封护国庇民大帅菩萨,
阮顺宗至正八年(公元一三四八年)成子,国雄,阮有护军大功,敕封至圣显应大帅菩萨,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癸已,
病帝目,阮化一僧,以水洗之而愈,敕封慈应大帅菩萨,国朝屡著灵异,文宗咸丰年(公元一八五一)辛亥至庚申十年之间。
邑多寇警,阮护官军获胜,隐显皆有明征,咸丰十年(公元一八六○)庚申正月,邑人方迎阮来金龄观建醮,而警报日迫,
官绅祈请入城驻皇庙,以求默佑,阮许之,二月初六日,发逆数万,围县城一百零二日,轰发地雷数次,陷城共五十余丈,
皆能转危为安,人心愈固,解围后,先由邑绅黄翰华,傅作霖联禀详情奏加封号曰保康,继由署县张作彦合城陧神详情奏加封号曰昭灵
,先后建醮贺封,以酬慈贶,阮公佛之灵,盖由是而益昭昭矣。